申论写作要得高分,就要靠平时多积累写作素材,有“输入”才会有“输出”,今天,深圳事业单位考试网就来为大家科普下申论写作必背的教育类文段,帮助考生积累,丰富素材库。
1.基础教育意义重大,必须予以加强。
所谓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主要包括数学、科学知识和德育等方面。就如同盖房子先要打地基一样,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要从认字开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教育构成了一个人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基础教育教给人的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从中人们获得了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基本技能。与此同时,基础教育还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整体国民的素质,它的对象和着眼点是全体人民,为一切人的发展提供了公平的机会与可能。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美国促进科学协会提出的《普及科学一一美国2061计划》。该《计划》指出:“在下一个人类历史发展阶段,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将发生迅速的变化。科学、数学和技术是变化的中心,它们引起变化,塑造变化,并对变化作出反应。所以,科学、数学和技术将成为教育今日儿童面对明日世界的基础”。我国更是重视基础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这样规定的:“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则是更明确地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所以说:基础教育意义重大,必须予以加强。
2.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孩子就是一棵大树,社会教育是大树的枝叶,学校教育是大树的树干,而家庭教育就是大树的根基。如果去掉大树的枝叶大树还能活,砍掉大树的一部分树干大树也可能存活,可除掉大树的根基大树还能活吗?肯定不能。在孩子的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家庭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很难教育出优秀的人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清醒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家庭教育并不是父母给孩子提供多好的物质条件、多么优越的学习环境,而是父母能够以身作则,给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父母之间的和谐相处,能让孩子时时能够感受到浓浓的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心理健康,积极向上,并乐于助人。孩子要的爱与金钱无关,与社会地位无关,孩子要的是父母对他无私的关爱、对他充满责任感的爱。反之,现在社会中的问题少年大多都出在缺少父母的关爱上面,这些孩子心理不同程度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就都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上了。
3.发展更高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于国于民都是有利而无害的。
对一个人来说,掌握一门技术,就有了谋生的本领;对一个贫困家庭而言,拥有一个技工,就有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对一个国家而言,当大量劳动力拥有了专业技能,经济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呈现历史性交汇,产业升级和生产要素转移步伐加快。对中国而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变,时不我待。从这个意义上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我国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在消除贫困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起到了火车头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大力发展高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确实于国于民都是有利而无害的。
4.领土教育是爱国教育和国家认同教育的核心。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夫国家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上之人民,而治其所居土地之事。”领土和人民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在此意义上,领土教育是国家认同教育的核心。国家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祖国的每一寸领土中,存在于祖国的壮美河山中。“祖国的每一寸领土都不能从中国被分割出去”,是每个热爱和平、珍爱主权的中国人的愿望。近代鸦片战争后,我国的领土被强行割让,国家主权受损,民族蒙羞,成为最为悲痛的历史记忆。为了维护领土完整,中华儿女以命相搏,进行了顽强的抗争。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日渐增强,科技、军事、文化等不断走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在此期间,香港、澳门成功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近些年,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重要的地位,拥有了强劲的话语权,敢于对侵犯和分割领土的行为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可能。”这是自信的声音、自豪的声音,也是复兴之路上最能鼓舞人心的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是管根本、管长久的。当前,针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避免抽象空洞地说教,以实实在在的祖国山水、秀丽壮美的祖国疆土、惊天动地的爱国英雄等作为精神载体,通过具体的教育引导,让青少年学生切切实实体会到祖国的存在感,增强国家认同,并加强爱国报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
5.国学教育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国学经典的诵读不仅能培养中小学生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而且会感受到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古代童蒙读物有代表性的《三字经》,其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历史、地理、天文、传统医学、常识、艺术等方面,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引经据典、家喻户晓,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这些传统文化中耳熟能详的经典,很容易激发中小学生研读兴趣,提高鉴赏力和记忆力。会提升我们中小学生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同时,国学经典对于帮助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都有极大裨益。“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道德仁义,非礼不成”。中华文化的许多经典言论和思想流传至今,在道德修养、待人处事、修身治学等方面都有生动而独到的论述。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个体,中小学生应树立学习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自尊意识,深刻理解内涵,尤其是理解“修身”、“立德”等传统道德文化,在“承袭中 创新”,潜移默化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处事习惯,“化”于日常学习、生活,提升自身内在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