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过这种感觉:题目本身不会做,一看答案或者听别人讲就能听懂看懂,可是自己就是想不到用这种方法,这就属于典型的思维能力不够。那么我们就通过下边例题来实际感受一下!
【例1】(2018-联考A-69.) 某地市区有一个长方形广场其面积为1600平方米。由此可知,这个广场的周长至少有:
A. 160米 B. 200米
C. 240米 D. 320米
【答案】A
【解题思路】
解法一:
第一步,标记量化关系“长方形”。
第二步,设长方形的长为,根据面积为1600可得宽为1600/x。长方形的周长为2(x+1600/x)
第三步,根据均值不等式可得,当x=1600/x即x=40米时,周长为最小,最小值为2(40+1600/40)=160米。因此,选择A选项。
解法二:
根据几何最值定理,面积一定的长方形越接近于正方形时,边长越短即周长越短,则直接求得正方形边长为根号下1600=40米,周长为4x40=1米。因此,选择A选项。
(2018-国家-64.) 某单位的会议室有5排共40个座位,每排座位数相同。小张和小李随机入座,则他们坐在同一排的概率:
A. 高于20% B. 正好为20%
C. 高于15%但低于20% D. 不高于15%
【答案】C
【解题思路】
先让小张随机入座,有40个座位可选。小李坐在一排的选择有7种,随机入座的选择有39种,因此他们坐在同一排的概率,这个分数略大于,或直除前两位是17。因此,选择C选项。
结合这两个例题,我们应该可以发现一题多解的前提条件是围绕着某个点去展开。当我们确定了一个点的时候,一般我们可以尝试从正反两方面去梳理思路或者从常规与非常规的方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