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行测

首页 > 广东公务员 > 试题资料 > 行测

2020广东公务员考试备考_省考行测练习74(语句表达)

广东公务员考试网 | 2020-03-19 09:28

收藏

  1.

  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

  ②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

  ③头顶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④许多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

  A.反问 夸张 比喻 借代

  B.设问 比喻 夸张 比喻

  C.反问 比喻 夸张 借代

  D.设问 夸张 比喻 象征

  2.

  ①一个人的表情能改变容颜,特别是日积月累的表情,具有滴水穿石的效果。

  ②一个人的面容是先天生好的。

  ③你看那些老年夫妻,经过多年饮食和趣味的磨合,表情越来越趋相同,一颦一笑都相仿。

  ④这种美除了有姣好的面容作底子,更重要的是表情和气度在起作用。

  ⑤少年的美或许是惊艳的,但只称得上漂亮,只有过了成年,甚至到了色衰的中老年,才可称得上美。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⑤④②

  B.⑤③①②④

  C.⑤③②①④

  D.②⑤④①③

  3.

  下列有歧义的句子是( )。

  A.群众有意见是正常,没意见倒是不正常的了

  B.那时他已经戒烟,如果再没了酒,生活就没味道了

  C.整容有一定的风险,比如感染、瘀血、不完全对称等

  D.小王和小李这两个人,我对小王比较了解,小李就不大了解

  4.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禹贡》主要是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

  ② 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地理志外,各省、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

  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

  ④ 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

  ⑤ 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

  A.⑤③①④②

  B.⑤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⑤①

  D.④②③①⑤

  5.

  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类活动必须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指导下,对自然界合理地开发利用

  B.每个人不是都能意识到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

  C.假日消费尤其是长假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D.有专家认为长假是“食、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综合性经济活动

  答案与解析请点击下一页查看

  1.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设问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句子①采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故排除B、D。句子②将读好文章比作饮酒,是采用的比喻修辞手法。句子③将盘着的大辫子比作一座富士山,属于夸张手法。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句子④用“言必称希腊”代表崇洋媚外的观点。

  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D

  解析:

  ③是对①中“滴水穿石的效果”的具体表述,故①在③前,前后连接,排除B、C;④提到了“表情”和“气度”两方面,而①说到了“表情”这一方面,所以④应在①前,排除A。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歧义辨析的能力。

  D项中,“小李”的指代不明,容易引起歧义。可以理解为“我对小王了解,但对小李不大了解”,也可以理解为“我了解小王,而小李就不大了解小王”。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B

  解析: 按总分结构排序。⑤句总说《山经》和《禹贡》,①、③句分说《禹贡》、《山经》,顺序应为⑤③①;④句是承接②句而述,顺序应为②④。综合起来,正确语序为:⑤③①②④。答案选B。

  5.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A项经过缩句后变为:人类活动开发利用,显然主谓不搭,排除;B项中“不是”应放句首,排除;D项中“全方位”和“综合性”语义重复,排除。所以毫无语病的是C,故正确答案为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