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面试技巧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备考技巧 > 面试技巧

2020年国考面试热点: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2020-05-14 17:45

收藏

提交

扫一扫,咨询广东编制考试备考资料,考试附件 疑问解答

免费领取,广东编制招聘备考资料,了解更多考试相关信息

地区/单位 招聘人数 考试项目 报名时间 详情
深圳各地区(刚出) 教师编 487 4月8日至4月15日 查看
广州番禺(新出) 教师编 476 4月9日至4月15日 查看
从化区教育局(新出) 事业编 137 4月7日至4月11日 查看
广州南沙 教师编 345 4月11日至4月18日 查看
广州增城区 教师编 93 4月2日至4月9日 查看
深圳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汇总(每日更新)

  地铁陋习行为终于要在4月进行制止了。罚款不是终点,重要的还是得依靠个人的自觉与悟性。

  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于2020年4月1日起施行。车内进食、手机外放等上了“黑名单”。办法中明确规定了7类约束性行为,从在车站或者列车内涂写、刻画,或者私自张贴、悬挂物品,到携带动物(导盲犬、军警犬除外)进站乘车,携带有严重异味、刺激性气味的物品进站乘车等,约束的都是不文明陋习。尤其是备受诟病的地铁内进食,更是一个“顽疾”,也更令人关注。

  一直以来,地铁内进食已成为一大陋习,在地铁内随便吃喝,是一种很不文明的习惯,既影响他人的感受,也给城市形象抹黑。虽然有地铁的城市都做出过明确的禁食规定,但还是有个别乘客我行我素,以至于地铁内有乘客进食被处罚的消息不断。如成都地铁“禁食令”规定,地铁内进食违者最高罚200元;北京更严,要面临最高500元的罚款。

  新规还包括其他约束性行为,如骑行平衡车、电动车,或使用滑板、溜冰鞋,以及推销产品或从事营销活动,乞讨、卖艺及歌舞表演等等。但相比于地铁进食,随地吐痰、便溺,乱吐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或躺卧或踩踏座席等陋习,影响范围更大。

  模拟试题

  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于2020年4月1日起施行。车内进食、手机外放等上了“黑名单”。对此你怎么看?

  1、明确态度

  在公众对文明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倡导地铁文明乘车应成为一种新风尚。而文明风尚的形成,需要持续不断的教育倡导,在全社会达成共识。

  人人痛恨“地铁陋习”。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其特殊环境决定了乘坐地铁一定会比乘坐地面公交车等,该有更严格的限制措施。方便快速的轨道交通,现已成为很多市民出行的首选,也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窗口。乘地铁愉快出行,一方面需要交通硬件的完善,而另一方面也需要乘客的文明“软件”。

  2、拒绝地铁陋习,大多依靠的是个人的悟性

  就地铁陋习来说,更多需要靠乘客的自觉,而不是靠着罚款来解决。而对于明确违反相关规定并且可以处罚的行为,比如逃票,在上海地铁有专门的行政执法大队,车站的部分员工也有行政执法权,可以由地铁方自行处理。

  乘地铁舒心出行,固然有赖于管理规定的不断完善,警示不文明者回归“正途”,但也需要乘客文明乘车软实力的与时俱进。在出台法规文件,以制度刚性“治”恶习陋俗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创造文明有序的乘车环境,让文明不断彰显,不拖文明的后腿,仍需作进一步探讨。

  3、总结

  文明乘坐交通工具,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之一,当成为大家发自内心的自觉。与地铁陋习说再见,不是指责一个人、曝光一件事可以实现的,也不是一纸禁令就能“药到病除”,需要从细节做起,需要走进地铁的每一个人,严以律己,更好地审视自我,在地铁车厢内保持文明风度,学会和陌生人相处,自觉维护他人利益和地铁运行系统安全,让公序良俗成为共同遵守的“契约”。

网络课程 图书教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