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客观题

首页 > 教师招聘 > 备考指导 > 客观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每日一练(8月2日)

深圳教师招聘网 | 2020-08-03 11:42

收藏

  1.教育过程的实质是( )。

  A.把非无产阶级思想转化为无产阶级的思想

  B.把错误的思想转化为正确的思想

  C.把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

  D.把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

  2.课外活动的基本组成形式是( )。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班集体活动 D.个人活动

  3.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

  A.增强学生体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培养优秀运动员

  D.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4.在我国科举制度实行了1300年,停止科举是在( )。

  A.1903 B.1905 C.1906 D.1911

  5.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答案与解析详见下页>>>

  答案及解析:

  1.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过程的实质。过程是实现目的的过程,过程之为过程,必然有相对的起点和终点。在主体性教育过程中,社会的要求是方向,它制约着主体性教育的性质;受教育者的现实的身心发展水平是出发点,它制约着主体性教育目标的确定、内容的组织、教育方式及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体和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则是主体性教育过程的归宿。结合题干与选项,故本题选D。

  2.B【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包含群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其中主要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故本题选B。

  3.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这是学校体育与学校其他活动的最根本的区别。故本题选A。

  4.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于是下令“废科举,兴学堂”。结合题干,故本题选B。

  5.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中国代表:孔子、荀子、梁启超。国外代表:赫尔巴特、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巴格莱、涂尔干、孔德。结合题干,故本题选A。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