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事业单位公共基础

首页 > 事业单位 > 备考指导 > 公共基础

2022年深圳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科举制度

广东事业单位考试网 | 2022-06-06 09:44

收藏

提交

扫一扫,咨询广东编制考试备考资料,考试附件 疑问解答

免费领取,广东编制招聘备考资料,了解更多考试相关信息

地区/单位 招聘人数 考试项目 报名时间 详情
深圳市考 公务员 486 4月14日至4月18日 查看
广州黄埔(刚出) 教师编 206 4月22日至4月27日 查看
黄埔事业单位(刚出) 事业编 18 4月22日至4月27日 查看
珠海金湾区(刚出) 教师编 160 4月18日至4月24日 查看
广州南沙 教师编 345 4月11日至4月18日 查看
深圳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汇总(每日更新)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人文历史常识是常考的内容之一。其考察方式以识记性为主,考点分布范围较广,内容复杂多变,形式多样,因此需要大家日常做好知识的储备与积累。

  人文历史常识中,历史部分重点考察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知识、近代重要的历史事件,国外历史涉及的较少,国内历史侧重考察古代历史中的著名历史事件,近代历史侧重考察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排序及其历史意义等等,人文部分考察会结合历史史实和语言理解以及文学作品的翻译。因此大家在人文历史学习中要大面积涉猎和系统学习。今天主要给大家分享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科举制度相关考点。

  一、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基本制度。

  1.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隋文帝继位之后开始分科考试废除九品中正制,到了隋炀帝时期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形成。

  唐太宗时期非常注重人才培养,于是大规模扩建学校、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时期,首创武举、殿试。

  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

  宋朝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为防止作弊还发明了糊名法和誊录制。

  明朝建立以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明朝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但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步是童试,即童试通过才能进行下一步学习和考试。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科举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所有的读书人往往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八股文上。清朝后期由于西方文化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在我国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2.与科举制有关的诗句

  《登科后》唐朝·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喜张沨及第》唐朝·赵嘏: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赠孙绮新及第》唐朝·李商隐:陆机始拟夸文赋,不觉云间有士龙。

  《重登科》唐朝·杜牧:星汉离宫月出轮,满街含笑绮罗春。

  《句》唐朝·白居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省试观庆云图诗》唐朝·柳宗元:抱日依龙衮,非烟近御炉。

  《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唐朝·元稹:竞走墙前希得俊,高悬日下表无私。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唐朝·刘禹锡: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3.与科举有关成语及俗语

  成语:独占鳌头、屡试不爽、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十年寒窗、名落孙山、蟾宫折桂、连中三元、年谊世好、开科取士、得意门生、高步云衙、白蜡明经、及第成名范进中举。

  俗语:槐花黄,举子忙。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翰林多吉水。五魁三落卷,一榜半遗才。窗下莫言命,场中莫论文。一才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

  【试题练习】(多选)1.下列选项与科举制度有关的是()。

  A.槐花黄,举子忙。

  B.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C.名落孙山

  D.屡试不爽

  【华图答案】ABC。解析: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基本制度。A项是描述科举制度的俗语,所以A项正确。B项来自白居易《句》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描写白居易看到榜上有自己名字的心情,所以B项正确。C项说的是科举考试没有考中,所以C项正确。D项多次试验都没有出差错,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冷生》故不选。所以本题答案为ABC。


扫上方二维码

公告考情资讯,备考资料免费分享

了解更多考试信息,获取更多备考资料

网络课程 图书教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