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日:“无违。”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日:“色难。”上述问答表明:①“孝”的
广东华图教育 | 2023-09-27 10:20
扫一扫,咨询广东编制考试备考资料,考试附件 疑问解答
免费领取,广东编制招聘备考资料,了解更多考试相关信息
地区/单位 | 招聘人数 | 考试项目 | 报名时间 | 详情 |
深圳市考 | 公务员 | 486 | 4月14日至4月18日 | 查看 |
广州黄埔(刚出) | 教师编 | 206 | 4月22日至4月27日 | 查看 |
黄埔事业单位(刚出) | 事业编 | 18 | 4月22日至4月27日 | 查看 |
珠海金湾区(刚出) | 教师编 | 160 | 4月18日至4月24日 | 查看 |
广州南沙 | 教师编 | 345 | 4月11日至4月18日 | 查看 |
深圳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汇总(每日更新) |
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日:“无违。”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日:“色难。”上述问答表明: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单项选择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答案:D
---------------------------------
孔子孝论充分体现其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因问而有答。问者不同,回答就不同,即使问的是同一个问题。孝的内容是广泛的,如同对其他概念一样,孔子对“孝”也从未作过全面的定义。因为他明知.这种做法不仅过分学究气,而且难以收到现实针对性的效果。所以,最合理也最有效的办法,是针对不同的人.针对着对孝有着不同的理解.针对着在孝行方面有着不同表现的人,孔子对于他们的“问孝”,予以不同的答复。故D项正确。
华图公职考试助手
扫码添加华图客服老师,知考情,领福利资料,及时掌握公职考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