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备考指导

首页 > 辅警招聘 > 备考指导

2022辅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深圳辅警招聘网 | 2022-02-18 14:43

收藏

提交

扫一扫,咨询广东编制考试备考资料,考试附件 疑问解答

免费领取,广东编制招聘备考资料,了解更多考试相关信息

地区/单位 招聘人数 考试项目 报名时间 详情
深圳市考(刚出) 公务员 486 4月14日至4月18日 查看
深圳各地区 教师编 487 4月8日至4月15日 查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事业编 33 4月14日至4月18日 查看
广州番禺 教师编 476 4月9日至4月15日 查看
广州南沙 教师编 345 4月11日至4月18日 查看
深圳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汇总(每日更新)

  一、知识介绍

  收入分配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和总任务,针对居民收入水平高低、收入差距大小在分配方面制定的原则和方针。

  (一)常用的手段:最低工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税收和公共财政支出等。

  (二)国民收入分配

  国民收入分配是指一个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在社会成员或社会集团之间分配的过程。国民收入分配就是分蛋糕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把蛋糕做大,也要把蛋糕分好。

  国民收入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有学者也将“慈善事业机制”称为第三次分配。

  1.初次分配。初次分配指是指国民总收入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属于微观分配行为,企业是最重要的主体。政府主要通过生产税的方式来进行初次分配,如向企业征收产品税、增值税等。例如在国有企业之中:企业经过了一年的生产经营,这时交够国家的(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留够自己的(企业基金,用于企业下一年度生产经营),剩下的归个人分配(工资形式,分配给企业的各级职工)。

  2再分配。再分配是政府以收入税和转移支付等形式对各个经济主体的初次分配所得进行调节,属于宏观分配行为。社会主义国家致力于实现公平正义,而仅仅通过初次分配是不可能实现公平的(每个人工资差距是很大的),这时国家主要通过收入税(主要通过差额累进税率,收入多的多交税、收入少的少交税)等形式进行调节,尽可能地缩小收入差距,同时将税收收入的投入向财政困难的地区和行业倾斜,着重解决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的问题。

  3第三次分配。有学者将“慈善事业机制”称为“三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国家强制力不同,第三次分配强调自愿原则,建立在志愿性基础上,以募集、自愿捐赠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财富进行分派,可以理解为“先富带后富”。

  二、例题展示

  以下不属于第二次分配的是:

  A.最低工资保障

  B.最低生活保障

  C.扶贫支出

  D.公务员工资

  【答案】A。解析:第二次分配是在第一次分配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也是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最低工资保障是政府规定的企业应该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工资,仍然和生产要素挂钩,是直接产生的社会财富参与分配的过程,属于初次分配。故本题答案为A。

  三、考察形式

  理解性题目。要注意区分理解不同种分配的定义和典型例子。常在公共基础知识非法律模块里进行考察。

更多事业单位考试试题请关注:华图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试题答案检索系统(点击:https://gd.huatu.com/zt/questionqy/),为您提供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基础知识、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及综合应用能力等相关试题答案解析。

  更多考试详情请前往>>>广东事业单位招聘网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申论吗_申论是什么

网络课程 图书教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